Timeline
公元 年 跨度 00年
图表跨度: 300年;单位: 3年;误差:+/-3年 JS

五帝 西周 东周 |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 十六国 南朝 北朝 五代十国 北宋 | 南宋 | 西夏 | 民国
文艺复兴 一战 二战

公元前190 - 110
公元 |-190 |-160 |-130 |-100 |-70 |-40 |-10 |21 |51 |81 |111 |141 |171 |201 |231 |261 |291 |3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汉 (-20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西汉(214) (长安)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14) (长安)
东汉 (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0)东汉(195) (洛阳)
张良 (-262) + + (-186) 张良 (76) (子房) (河南)
吕雉 (-241) + + + + (-180) 吕雉 (61) (吕后) (山东) 帝
窦太后 (-205) + + + + + + + + + + + + + + + + + + + (-135) 窦太后 (70)(河北)
刘恒 (-203) + + + + + + + + + + + + (-157) 刘恒 (46) (汉文帝) 帝
晁错 (-200) + + + + + + + + + + + + + (-154) 晁错 (46)(河南)
刘启 (-188) + + + + + + + + + + + + + + + + (-141) 刘启 (47) (汉景帝) (山西) 帝
董仲舒 (-17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4) 董仲舒 (75)(河北)
司马相如 (-17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司马相如 (62)(四川)
张骞 (-16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张骞 (50)(陕西)
卫青 (-16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卫青 (54)?(山西)
刘彻 (-15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7) 刘彻 (70) (汉武帝) 帝
东方朔 (-15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东方朔 (61)(山东)
司马迁 (-1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7) 司马迁 (58) (字子长 别名太史公) (陕西)
霍去病 (-1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霍去病 (23)(山西)
苏武 (-1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苏武 (80)(陕西)
刘弗陵 (-9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刘弗陵 (20) (汉昭帝) 帝
刘询 (-9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9) 刘询 (43) (汉宣帝) 帝
刘奭 (-7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刘奭 (41) (汉元帝) 帝
陈汤 (-7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陈汤 (41)? (字子公) (山东)
刘歆 (-5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刘歆 (76) (字子骏) (江苏)
扬雄 (-5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扬雄 (71)(四川)
王昭君 (-5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王昭君 (33)(湖北)
刘骜 (-5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刘骜 (44) (汉成帝) 帝
王莽 (-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王莽 (68)(山东) 帝
刘秀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刘秀 (63) (汉光武帝) (湖北) 帝
王充 (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7?) 王充 (70)? (字仲任) (浙江)
班固 (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2) 班固 (60)(陕西)
班超 (3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班超 (70)(陕西)
蔡伦 (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 蔡伦 (60)(湖南)
张衡 (7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9) 张衡 (61)(河南)
王符 (8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3) 王符 (78)(甘肃)
耶稣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耶稣 (3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元 |-190 |-160 |-130 |-100 |-70 |-40 |-10 |21 |51 |81 |111 |141 |171 |201 |231 |261 |291 |321
公元前190 - 110

五帝 西周 东周 | 春秋 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 十六国 南朝 北朝 五代十国 北宋 | 南宋 | 西夏 | 民国
文艺复兴 一战 二战

朝代(公元前190 - 110年)
公元 干支 朝代 年号帝号 姓名
-195 丙午 西汉 孝惠皇帝 刘盈
-188 癸丑 西汉 刘恭(吕后摄政)
-184 丁巳 西汉 刘弘(吕后摄政)
-179 壬戌 西汉 文帝 刘恒
-163 戊寅 西汉 后元 文帝 刘恒
-156 乙酉 西汉 前元 孝景皇帝 刘启
-149 壬辰 西汉 中元 孝景皇帝 刘启
-143 戊戌 西汉 后元 孝景皇帝 刘启
-140 辛丑 西汉 建元 武帝 刘彻
-134 丁未 西汉 元光 武帝 刘彻
-128 癸丑 西汉 元朔 武帝 刘彻
-122 己未 西汉 元狩 武帝 刘彻
-116 乙丑 西汉 元鼎 武帝 刘彻
-110 辛未 西汉 元封 武帝 刘彻
-104 丁丑 西汉 太初 武帝 刘彻
-100 辛巳 西汉 天汉 武帝 刘彻
-96 乙酉 西汉 太始 武帝 刘彻
-92 己丑 西汉 征和 武帝 刘彻
-88 癸巳 西汉 后元 武帝 刘彻
-86 乙未 西汉 始元 孝昭皇帝 刘弗陵
-80 辛丑 西汉 元凤 孝昭皇帝 刘弗陵
-74 丁未 西汉 元平 孝昭皇帝 刘弗陵
-74 丁未 西汉 废帝 刘贺
-73 戊申 西汉 本始 宣帝 刘询
-69 壬子 西汉 地节 宣帝 刘询
-65 丙辰 西汉 元康 宣帝 刘询
-61 庚申 西汉 神爵 宣帝 刘询
-57 甲子 西汉 五凤 宣帝 刘询
-53 戊辰 西汉 甘露 宣帝 刘询
-49 壬申 西汉 黄龙 宣帝 刘询
-48 癸酉 西汉 初元 元帝 刘奭
-43 戊寅 西汉 永光 元帝 刘奭
-38 癸未 西汉 建昭 元帝 刘奭
-33 戊子 西汉 竟宁 元帝 刘奭
-32 己丑 西汉 建始 成帝 统宗 刘骜
-28 癸巳 西汉 河平 成帝 统宗 刘骜
-24 丁酉 西汉 阳朔 成帝 统宗 刘骜
-20 辛丑 西汉 鸿嘉 成帝 统宗 刘骜
-16 乙巳 西汉 永始 成帝 统宗 刘骜
-12 己酉 西汉 元延 成帝 统宗 刘骜
-8 癸丑 西汉 绥和 成帝 统宗 刘骜
-6 乙卯 西汉 建平 孝哀皇帝 刘欣
-2 己未 西汉 元寿 孝哀皇帝 刘欣
1 辛酉 西汉 元始 平帝 刘衎
6 丙寅 西汉 居摄 - 儒子刘婴
8 戊辰 西汉 初始 - 儒子刘婴
9 己巳 始建国 - 王莽
14 甲戌 天凤 - 王莽
20 庚辰 地皇 - 王莽
23 癸未 更始 - 刘玄
25 乙酉 东汉 建武 世祖 光武皇帝 刘秀
56 丙辰 东汉 建武中元 世祖 光武皇帝 刘秀
58 戊午 东汉 永平 显宗 刘庄
76 丙子 东汉 建初 肃宗 刘妲
84 甲申 东汉 元和 肃宗 刘妲
87 丁亥 东汉 章和 肃宗 刘妲
89 己丑 东汉 永元 穆宗 刘肇
105 乙巳 东汉 元兴 穆宗 刘肇
106 丙午 东汉 延平 孝殇皇帝 刘隆
107 丁未 东汉 永初 恭宗 刘祜
大事记(公元前190 - 110年)
公元 干支
国内 | 国外
-189 壬子 11月,汉令颍阴侯灌婴将车骑、材官至荥阳。
-183 戊午 10月,汉发河东郡、上党郡骑屯北地郡。
-182 己未 7月,匈奴入寇狄道,攻河阳。
-181 庚申 1月,匈奴入寇狄道,杀掠二千余人。10月,南越国侵盗长沙国,汉遣隆虑侯周灶将兵击之。
-180 辛酉 12月,隆虑侯周灶将兵归长安。
-177 甲子 6月,匈奴右贤王入居北地郡、河南地为寇。7月,汉遣丞相颍阴侯灌婴将八万五千骑击匈奴右贤王,匈奴去。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长安。济北王刘兴居反,发兵欲袭荥阳。于是诏罢丞相兵,以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将十万众击之。祁侯缯贺为将军,昌侯卢卿、共侯卢罢师、宁侯魏速、深泽侯赵将夜皆属焉,军荥阳。8月,匈奴大入上郡,杀掠吏民。9月,汉虏济北王刘兴居,济北王刘兴居自杀。
-176 乙丑 2月,安丘侯张说为将军,击胡,出代郡。
-169 壬申 7月,匈奴入寇狄道。
-167 甲戌 11月,匈奴单于自将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为寇,杀北地郡都尉孙昂,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奇至雍甘泉。汉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军上郡,拜宁侯魏速为北地郡将军、军北地郡,拜隆虑侯周灶为陇西郡将军,军陇西郡。汉皇帝拜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人,以备胡虏。
-166 乙亥 1月,汉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内史栾布为将军,将十万骑,咸击匈奴,匈奴走。
-165 丙子 匈奴入寇边郡,杀掠人民甚众。
-164 丁丑 匈奴入寇边郡,杀掠人民甚众。
-163 戊寅 匈奴入寇边郡,杀掠人民甚众。
-159 壬午 11月,匈奴三万骑入上郡,三万骑入云中郡。汉以中大夫令免为车骑将军,屯飞狐,故楚相苏意为将军,屯句注,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屯北地郡。河内太守条侯周亚夫为将军,屯细柳,宗正刘礼为将军,屯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屯棘门,以备胡。
-158 癸未 1月,汉兵至边,匈奴远塞,汉兵亦罢。
-156 乙酉 6月,匈奴入代,杀掠吏民。
-154 丁亥 2月,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皆举兵反。汉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兵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大将军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4月,吴、楚、胶西、胶东、济南、淄川六国兵败。曲周侯郦寄破赵兵,赵王保邯郸城,七月不能下。12月,栾布自齐地来,决水灌邯郸城,邯郸城破。七国之乱遂平。
-148 癸巳 3月,匈奴入燕国,杀掠吏民。
-144 丁酉 7月,匈奴入雁门郡,至武泉,杀掠吏民。9月,匈奴入上郡,取苑马,汉吏卒战死者二千人。
-142 己亥 2月,汉遣雁门郡太守郅都击匈奴。4月,匈奴入雁门郡,杀掠吏民,雁门郡太守冯敬战死。汉乃发车骑材官屯雁门郡。
-138 癸卯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38 癸卯 8月,闽越围东海国,东海国告急。汉遣中大夫庄助持节发会稽郡兵,浮海救之。未至,闽越走,兵还。
-135 丙午 2月,闽越国攻南越国。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郡,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郡击之,未到闽越人杀其王邹郢降,兵还。12月,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郡,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郡。
-134 丁未 7月,卫尉李广、中尉程不识军罢,归长安。
-133 戊申 7月,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三十万众屯马邑谷,诱致单于,欲袭击之。单于自将十万骑入塞,觉之,走出。
-129 壬子 2月, 匈奴入上谷郡,杀略吏民。以太中大夫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郡,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郡,各万骑,咸击匈奴。卫青至龙城,斩首七百级。李广、公孙敖失师而还,公孙贺无所得。11月,匈奴盗边,遣卫尉韩安国屯渔阳郡。  
-128 癸丑 8月,匈奴二万骑入辽西郡,杀太守,掠二千余人。入渔阳郡,雁门郡,败太守都尉,杀略三千余人。遣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郡、将军李息出代郡,斩首虏二千级。
-127 甲寅 2月,匈奴入上谷郡,渔阳郡,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李息出代郡,令车骑将军卫青出云中郡击匈奴,斩首虏五千四百级,收河南地。
-126 乙卯 5月,匈奴入代郡,杀太守恭友,略千余人。8月,匈奴入雁门郡,杀略千余人。
-125 丙辰 5月,匈奴入代郡、定襄郡、上郡各三万骑,杀略数千人。匈奴右贤王又入河南地,侵扰朔方郡,杀略人民甚众。
-124 丁巳 2月,汉令车骑将军长平侯卫青将三万余骑出高阙,卫尉平陵侯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各万骑,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郡;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各万余骑,出右北平郡:咸击匈奴。斩首虏四千级,获右贤王众男女万五千人,匈奴王十余人。8月,匈奴万骑入代郡,杀都尉朱英,略千余人。
-123 戊午 3月,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将中将军合骑侯公孙敖,太仆左将军南峁侯公孙贺,前将军翕侯赵信,卫尉右将军平陵侯苏建,郎中令后将军李广,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郡,击匈奴,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郡、云中郡、雁门郡。5月,卫青复将中将军合骑侯公孙敖,太仆左将军南峁侯公孙贺,前将军翕侯赵信,卫尉右将军平陵侯苏建,郎中令后将军李广,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六将军出定襄郡、云中郡、雁门郡,击匈奴,大克获,斩首虏万六千级。前将军翕侯赵信军败,降匈奴。卫尉右将军平陵侯苏建军没,独身脱还。
-122 己未 6月,匈奴万余骑入上谷郡,杀数百人。
-121 庚申 4月,遣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郡,击匈奴,斩首万八千余级,杀匈奴折兰王、卢胡王。5月,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合骑侯公孙敖出陇西郡、北地郡二千余里,击匈奴,斩首虏三万二百级,斩匈奴速濮王,获稽且王等五王。合骑侯公孙敖后期。匈奴入雁门郡,代郡,杀略数百人。遣卫尉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皆出右北平郡,击匈奴。郎中令李广将四千骑先至,杀匈奴三千余人,亡其军二千人。卫尉博望侯张骞将万骑至,匈奴引兵去。8月,匈奴混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迎之,斩其欲亡者八千人。12月,汉减陇
-120 辛酉 8月,匈奴入右北平郡、定襄郡各数万骑,杀略千余人。
-119 壬戌 5月,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将郎中令前将军李广,太仆左将军南峁侯公孙贺,主爵都尉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平阳侯曹襄四将军出定襄郡,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出代郡,各将五万骑,步兵数十万,咸击匈奴。大将军长平侯卫青至幕北围单于,斩首万九千级,至赵信城乃还。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与左贤王战,斩首虏七万五百级,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王,封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乃还。郎中令前将军李广,主爵都尉右将军赵食其皆后期。
-112 己巳 3月,天子遣韩千秋、缪乐将二千人伐南越。4月,南越王丞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南越王及王太后,遂以兵击韩千秋等,灭之。5月,匈奴入五原郡,杀太守。汉遣兵击之,破之。8月,汉遣卫尉符离侯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郡,下汇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郡,下横浦,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击南越。10月,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狍旱。11月,汉发陇西郡、天水郡、安定郡骑士及中尉,河南郡、河内郡卒十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111 庚午 1月,南越国破。中郎将郭昌征西南夷,平之。8月,东越王邹余善反,攻杀汉将吏。汉遣主爵都尉将梁侯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郡,龙额侯韩说为横海将军、中尉王温舒出会稽郡,咸击东越国。汉又遣太仆公孙贺为浮沮将军将万五千骑出九原,赵破奴为匈河将军将万余骑出令居,皆二千余里,击匈奴,不见虏而还。
-110 辛未 1月,东越国杀其王邹余善降汉。
-109 壬申 5月,朝鲜王卫右渠攻杀辽东郡都尉,乃募天下死罪击朝鲜。8月,遣主爵都尉将梁侯杨仆为楼船将军将楼船士五万余,自齐地浮海,左将军荀彘自辽东郡将应募罪人,咸击朝鲜。汉又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郡、蜀郡兵平西南夷未服者,斩首数万。
-108 癸酉 7月,朝鲜斩其王卫右渠降汉。8月,武都郡氐人反,汉兵击定之,令分徙酒泉郡。9月,赵破奴率轻骑七百人破楼兰、车师。
-107 甲戌 8月,匈奴寇边,遣郭昌为拔胡将军屯朔方郡。
-105 丙子 4月,益州郡昆明夷反,赦京师亡命令从军,遣郭昌为拔胡将军将兵击之。
-104 丁丑 9月,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大宛。
-103 戊寅 7月,李广利兵败,引兵留敦煌郡。8月,遣浞野侯赵破奴为浚稽将军将二万骑出朔方郡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后匈奴兵八万骑围之,生得浞野侯赵破奴,汉军遂没。匈奴单于谴奇兵攻受降城,不能下,乃寇入边而去。
-102 己卯 5月,汉使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郡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句,而使长平侯卫伉、按道侯韩说为游击将军将兵屯其旁,遣路博德为强弩都尉筑居延泽上。8月,匈奴入定襄郡、云中郡,杀略数千人,匈奴右贤王又入张掖郡、酒泉郡,杀都尉,略数千人。汉遣任文击匈奴,匈奴尽失所得而去。天子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六万人益李广利以伐大宛。又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郡、张掖郡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郡。
-101 庚辰 2月,李广利斩大宛王首归长安。
-100 辛巳 8月,汉发谪戍屯五原郡。
-99 壬午 6月,海西侯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郡,与匈奴右贤王战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又遣公孙敖为因于将军出西河郡,路博德为强弩都尉会涿邪山,无所得。遣李陵为骑都尉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首虏万余级,李陵兵败,降匈奴。
-98 癸未 8月,匈奴入雁门郡,太守坐畏懦弃市。
-97 甲申 2月,天子欲救李陵归汉,乃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遣海西侯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郡,公孙敖为因于将军将万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门郡,按道侯韩说为游击将军步兵三万人出五原郡,路博德为强弩都尉将步兵万余人与李广利会。匈奴单于自将十万骑待余吾水南。海西侯李广利、路博德与单于战余吾水上连战十余日,斩首虏数万,单于不利,引去。公孙敖与左贤王战,公孙敖不利,引还。按道侯韩说无所得。
-91 庚寅 10月,匈奴入上谷郡、五原郡,杀略吏民。
-90 辛卯 2月,匈奴入五原郡,酒泉郡,杀两都尉。3月,汉遣匈奴降者介和王将楼兰等六国兵击车师,车师降服,臣属汉。4月,汉遣海西侯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将七万人出五原郡,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将三万人出西河郡,重合侯马通将四万骑出酒泉郡咸击匈奴。御史大夫秺侯商丘成至浚稽山,多斩首。重合侯马通至天山,虏引去。皆引兵还。海西侯李广利杀伤虏甚众。9月,匈奴单于将五万骑遮击海西侯李广利,海西侯李广利败,降匈奴。
-87 甲午 11月,匈奴入朔方郡,杀略吏民。汉发军屯西河郡,左将军上官桀行北边。
-86 乙未 5月,益州郡廉头、姑缯民反,杀长吏。爿羊柯郡谈指、同并等二十四邑、凡三万余人皆反。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民及发犍为郡、蜀郡奔命万余人击益州郡、爿羊柯郡,大破之。
-85 丙申 11月,发习战射士至朔方郡,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
-83 戊戌 8月,匈奴入代郡,杀代郡都尉。10月,姑缯、叶榆复反,汉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将郡兵击之。吕破胡不进,蛮夷遂杀益州郡太守,乘胜与吕破胡战,士战及溺死者四千余人。11月,遣大鸿胪田广明击益州郡,斩首捕虏二万余人。
-82 己亥 8月,复遣大鸿胪田广明、军正王平并进,击益州郡,大破之,斩首捕虏三万余人。9月,匈奴发左右部二万骑,为四队,并入边为寇。汉兵追之,斩首获虏九千人,生得瓯脱王,汉无所失亡。匈奴见瓯脱王在汉,恐以为便道击之,即西北远去,不敢南逐水草,发人民屯瓯脱。
-81 庚子 匈奴复遣九千骑屯受降城以备汉,北桥余吾,令可度,以备奔走。
-80 辛丑 4月,武都郡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大鸿胪田广明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太常徒,皆免刑,击定之。8月,匈奴单于使犁于王窥边,言酒泉郡、张掖郡兵益弱,出兵试击,冀可复得其地。时汉先得降者,闻其计,天子诏 边警备。后无几,右贤王、犁于王率四千骑分三队,入日勒、屋兰、番和。张掖郡太守、属国都尉发兵击,大破之,得脱者数百人。属国千长义渠王骑士射杀犁于王。
-79 壬寅 匈奴三千骑入五原郡,略杀数千人。后数万骑南旁塞猎,行攻塞外亭障,略吏民去。傅介子于龟兹国中斩杀匈奴使者。
-78 癸卯 12月,汉以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北边七郡,郡二千骑凡二万骑出辽东郡击匈奴,匈奴闻汉兵至,引去 。乌桓时新中匈奴兵,范明友乘乌桓敝,击之,斩首六千余级,获三王首。
-77 甲辰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白遣平乐监傅介子往刺楼兰王。介子与士卒俱赁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不意亲介子,介子佯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 ,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至阙,
-76 乙巳 7月,发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至北军,屯辽东郡。
-75 丙午 3月,乌桓犯塞,遣卫尉平陵侯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击之。10月,乌桓复犯塞,复遣卫尉平陵侯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击之。
-74 丁未 2月,汉遣水衡都尉赵充国击匈奴,获匈奴西祁王。
-73--71 戊申 斯巴达克起义
-72 己酉 9月,大发兴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御史大夫昌水侯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郡太守富民侯田顺为虎牙将军,及卫尉平陵侯范明友,前将军龙额侯韩增凡五将军,兵十六万骑。校尉常惠持节入乌孙,护乌孙兵。
-71 庚戌 2月,五将军师发长安,击匈奴。御史大夫昌水侯田广明将四万余骑出西河郡,卫尉平陵侯范明友将三万余骑出张掖郡,前将军龙额侯韩增将三万余骑出云中郡,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将三万余骑出酒泉郡,云中郡太守富民侯田顺将三万余骑出五原郡,校尉常惠使护发兵乌孙西域,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咸击匈奴。匈奴闻汉兵大出,老弱奔走,驱畜产远遁逃,是以五将少所得。卫尉平陵侯范明友出塞一千二百余里,至蒲离候水,斩首捕虏七百余级。前将军龙额侯韩增出塞一千二百余里,至乌员,斩首捕虏,至候山百余级。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兵当与乌孙合击匈
-70 辛亥 汉出三千余骑为三道,并入匈奴,捕虏数千人还。
-68 癸丑 2月,匈奴左大且渠与呼卢訾王各将万骑南旁塞猎,相逢俱入,行未到,会三骑亡降汉,言匈奴欲为寇。于是天子诏发骑屯要害处,使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将五千骑,分三队,出塞各数百里,捕得虏数千人而还。时匈奴亡其三骑,不敢入,即引去。匈奴又发两屯各万骑以备汉。汉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喜将免刑罪人田渠犁积谷,欲以攻车师,至秋收谷,郑吉、司马喜发城郭诸国兵万余人自与所将田士五百人共击车师,攻交河城,破之。王尚在其北石城中,未得。会军食尽,郑吉等且罢兵,归渠犁田。收秋毕,复发兵攻车师王于石城。王闻汉兵且至,北走匈奴求救,匈奴未
-67 甲寅 西域城郭共击匈奴,取车师国,得其王及人众而去,单于复以车师王昆弟兜莫为车师王,收其余民东徙,不敢居故地,而汉益遣屯士分田车师地以实之。11月,汉罢车骑将军,右将军屯兵。
-66 乙卯 匈奴怨诸国共击匈奴,遣左右大将各万骑屯田右地,欲以侵迫西域。
-65 丙辰 冯奉世以卫侯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修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时匈奴又发兵攻车师城,不能下而去。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叛汉,从鄯善以西皆绝不通。冯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即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以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震西域。
-64 丁巳 匈奴遣左右奥楗各六千骑,与左大将再击汉之田车师城者,不能下。
-62 己未 8月,匈奴单于将十万余骑旁塞猎,至符奚庐山,欲入边寇。未至,会其民题除渠堂忘降汉言状,汉以为言兵鹿奚卢侯,而遣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将兵四万余骑屯缘边九郡备虏。9月,单于病呕血,因不敢入,还去,即罢兵。
-61 庚申 4月,西羌反。汉发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中都官徒弛刑及应募次飞射士,羽林孤儿,胡、越骑,三河郡、颍川郡、沛郡、淮阳郡、汝南郡材官,金城郡、陇西郡、天水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骑士,羌骑诣金城郡。5月,遣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击西羌。7月,拜酒泉郡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与两将军并进。
-60 辛酉 6月,汉兵凡斩首羌虏七千六百级,降者三万一千二百人。8月,羌虏降服,斩其首恶大豪杨玉、犹非首。9月,匈奴日逐王先贤掸欲降汉,使人与郑吉相闻。郑吉发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日逐王,口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遂郑吉至河曲,颇有亡者,郑吉追斩之,遂将诣京师。郑吉便宜发诸国兵击破车师兜訾城,车师国尽归汉。10月,匈奴单于遣弟伊酋若王胜之入汉献见,贺正月,始和亲。
-59 壬戌 珠崖郡三县反。
-58 癸亥 6月,匈奴单于遣弟呼留若王胜之入汉朝见。
-56 乙丑 12月,匈奴呼速累单于乌厉温敦率众降汉。
-54 丁卯 2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向汉称臣,遣弟右谷蠹王入侍。汉以边塞无寇,减戍卒什二。
-53 戊辰 2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遣子右贤王珠娄渠堂入侍于汉,郅支单于呼屠吾斯亦遣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入侍于汉。12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遣弟左贤王入汉朝贺。
-52 己巳 5月,汉遣护军都尉张禄将兵击定珠崖郡反者。
-51 庚午 1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款五原塞,愿奉国珍朝汉。2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入汉朝见天子。3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归匈奴。汉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骑都尉虎将万六千骑送之。匈奴郅支单于呼屠吾斯率众远遁西方,遣使奉献于汉。12月,汉公主刘解忧自乌孙国归汉。
-50 辛未 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匈奴郅支单于呼屠吾斯俱遣使入汉朝献。
-49 壬申 2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入长安朝见汉天子。3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归匈奴。
-48 癸酉 珠崖郡反,汉遣兵击之。
-47 甲戌 珠崖郡复反,汉复遣兵击之。
-46 乙亥 2月,珠崖郡山南县反,汉兵死者凡万人,遂罢兵。
-42 己卯 8月,西羌反。汉遣右将军冯奉世击之。9月,汉以太常任千秋为奋威将军,别将五校并进。
-41 庚辰 2月,汉军凡斩首羌虏八千余级,西羌平,汉军罢。
-36 乙酉 8月,汉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发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胡兵攻匈奴郅支单于呼屠吾斯。 12月,汉军斩其首,传诣京师,悬蛮夷邸门。
-27 甲午 12月,牂柯郡夜郎县迫胁其旁二十二邑反。
-26 乙未 1月,汉遣牂柯郡太守陈立募诸夷与都尉长史分将攻夜郎县,平之。
-11 庚戌 中郎将光禄大夫段会宗发戊己校尉诸国兵击乌孙国,诛小昆弥太子。
5 乙丑 希腊奥林匹亚大火,宙斯神殿遭焚毁。
8 戊辰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4 甲戌 七月,王莽依照《周官》和《王制》的经文。设置卒正、连帅、大尹,职务同太守;置令、属长,职同都尉;以置州牧,皇帝接见他们的礼仪同三公。七月——益州夷不堪扰,起兵反莽,杀益州大尹程降。五莽遣平蛮将军冯茂发巴、蜀、犍为吏士,前往镇压,连年不克。
15 乙亥 五月,王莽遣使王咸至匈奴单于庭,陈说王莽威德,谕说匈奴单于改为恭奴单于。单于贪王莽赂赠的金币,故曲听之,然寇边如故。
16 丙子 十月,五莽遣平蛮将军冯茂攻打句町,因未能取胜,王莽将其征还,下狱而死。
17 丁丑 绿林军在湖北绿林山发动起义。
18 戊寅 赤眉军兵起。
23 癸未 绿林军攻入长安,新亡。
25 乙酉 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国号汉(东汉)。  
29 己丑 相传耶稣基督被杀害。
43 癸卯 罗马征服不列颠。
45 乙巳 大月氏贵霜王朝统治印度北部。
48 戊申 匈奴分裂为南北。
64 甲子 罗马城大火。
68 戊辰 罗马发生内战(~69年)。
70 庚午 罗马军毁灭耶路撒冷。
73 癸酉 班超出使西域。
79 己卯 章帝会诸儒於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
89 己丑 宝宪大败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
94 甲午 班超平定焉耆,西域五十余国纳贡称臣。
97 丁酉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息西界而还。
98 戊戌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发表《日耳曼志》。
105 乙巳 蔡伦发明造纸术。
相关资料(公元前190 - 110年)
柏杨
司马迁(西汉)
西安博物院
司马光(北宋)
班固(东汉)
电视剧
范晔(南朝刘宋)
王充

qq: 188693034
Copyright 2009-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4795号